admin 发表于 2024-8-6 01:17:09

吴棠与“蜈蚣桥

吴棠与“蜈蚣桥”

      贡发芹
“蜈蚣桥”原名“吴公桥”,“吴公桥”原名“高桥”。
高桥原来是盱眙县的一个乡镇名,1958年为高桥公社,改革开放后改名高桥乡,2001年并入马坝镇,改为高桥社区。说起“高桥”名称的由来,原来是因一座桥的名字而得名。当地是这样传说的。
古时候,从泗州盱眙县通往蒋坝、淮阴方向有一条大路,那时候没有三河闸,洪泽湖也没有这么大,经过万斛、黑林、董家桥,跨过三河就可以到达蒋坝。在万斛附近要经过一条大涧,横跨大涧上的有一座石砌拱桥,上可行人过车,下可通船行舟,因桥面最高隆起处距离桥下水面足有一丈多高,故称为“高桥”。
多年后因年久失修,拱桥坍塌,无法行走。每逢大雨,涧水猛涨,更是无法通行。有一次,住在石桥附近的一个学童上学途中从石桥经过时,被洪水冲走。他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,天天扛着一块门板,守候在石桥旁边,说是在等儿子回来。见到有人过桥,就把门板搭在破损的桥墩上,好让行人踏着木板通过大涧。就这样,不知不觉过了许多年,当年那个年轻的妈妈也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婆婆。可她一直这样守候在桥边,等待儿子回来。
转眼到了清朝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正赶往京城大考的盱眙县三界市举人吴棠经过此地,正想过涧,却见涧水汹涌,又无桥板,正急得犯难。这时,那位好心的老婆婆又扛着门板走了过来,看见吴棠正面对大涧一脸愁容,便招呼他说:“公子别愁。等我把这门板铺上,你就可以从门板上过去了!”
老婆婆搭好门板,吴棠从门板上走过。可又走了回来,他向着老婆婆深深鞠了一躬,非常感激地说:“老婆婆,您老真好!我得如何感谢您呢?”说着,掏出一些碎银子来答谢老婆婆。
老婆婆摆摆手说:“帮人解难是行善,岂为图报?这银子是万万收不得的。你要是有心,以后做了官,就帮助把这座桥修好,我的儿子回来也不会掉到涧里,来往的行人再过此桥也就不愁了。”
吴棠不解,便问站在旁边的一个中年人,中年人对吴棠说:“当年老婆婆的儿子就是被涧水淹死的,他和我是同学,每天要过涧到先生家读书,有一次过涧的时候失足落水淹死了。那时候我们还不到十岁,现在我都四十多了。从那时起,老婆婆在这里等着儿子归来,还搭桥板帮人过桥,已经好多年了。”吴棠听了,很是感动,连连作揖致谢。他发誓:若我会试得中,当上官员,一定回来把这座破桥修好,以圆老婆婆的心愿。
吴棠说到做到,还一直记着这件事,记得这位好心的老婆婆。
后来,吴棠虽没有考中进士,但参加挑试一等做了官,最后还当上了四川总督。同治七年(1868年),吴棠特地从四川捎回一笔银两,吩咐已从盱眙三界移居滁州的哥哥吴检派人到高桥,看望那位好心的老婆婆。可人们告诉他说,老婆婆已经去世多年了。吴棠便吩咐家人,把这笔钱全部捐给高桥,请地方乡绅察看地形,用这笔捐资重新修建一座拱桥,供人们安全通行。
“高桥”重修后,当地百姓为了感谢吴棠,准备把桥名改为“吴公桥”。吴棠说:“当年那位好心的老婆婆为民所便,义务搭桥数十年,她才是我们应当纪念的人。如果要改桥名,那就将高桥改名‘婆心桥’吧。”从那以后,高桥便改称为“婆心桥”。
就这样,吴棠在高桥还捐资修筑了其他几座桥。在清光绪年修纂的《盱眙县志稿》就记载了4座:一是高桥,“在县治东三十里。同治七年邑绅吴棠重建,改名‘婆心桥’”。二是董桥,“董家桥,在县治东。同治七年邑绅吴棠重建,改名‘乐年桥’”。三是段家桥,“段家涧大桥,邑绅吴棠新建”。四是蜈蚣桥。据说这座桥开始叫“吴公桥”,是为了纪念吴棠修桥的功绩。后来人们叫着叫着就叫白了,把“吴公”叫成了“蜈蚣”,把“吴公桥”叫成“蜈蚣桥”了。
          (特别说明:本文系根据盱眙县文史专家马培荣先生文稿改编)



贡发芹,笔名亚鲁、贡晖。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中国民协会员,中国散文、诗歌、报告文学、(中华)诗词学会会员,安徽省作协、评协会员,省民协、散协理事。曾任明光市政协常委、文史委主任、六级职员,滁州市民协、散协常务副主席等职。出版有散文集《故园乡愁》《帝乡散记》、诗集《轻描淡写》《浮光掠影》、文艺评论集《管见孔识》、文史随笔《明光史话》《史林拾荒》等 25部约700万字。作品入选百度题库、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、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教材及《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》《中国诗歌年编》等30余部作品集。获省社科通俗优秀读物奖、省金穗文学奖等省级奖项10余种及明光市一、二届政府文学奖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吴棠与“蜈蚣桥